【校讯记者叶晋嘉报导】
由国立政治大学资讯管理学系、国立清华大学计量财务金融学系主办的的第11届AIEA-NBER创新创业研讨会 (AIEA-NBER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在8/17、8/18于政治大学达贤图书馆举办,主要讨论的议题内容除了包含商业经济议题,也包含了实务上的管理与创新,并同时强调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对于一个经济市场繁荣程度的影响力。
本次研讨会的与会人员包含了来自美国哈佛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韩国KAIST等各国高等学府的商管经济学者,研讨会涵盖的主题则包含了企业私有化、企业永续揭露与人才流动、强权国家与创业生态等横跨各种学科与领域的议题。
「我们的愿望,就是希望台湾的科技,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能够产生丰硕成果的对话,并借此激发更多的关键性突破。」在研讨会开场时,政治大学副校长陈树衡提及,一直以来,台湾的科技与技术发展都处于国际舞台的最前沿,而诸如创新的商业生态、强韧的基础建设,还有活跃的产业生态系,都是让台湾的经济市场与产业聚落在国际镁光灯下显得如此突出的主要原因。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Josh Lerner也提及,在过去的十几年之中,亚洲的影响力已经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但他也同样说明,「创新」的概念,其实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有各个经济体之间的互动,也会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他也认为,若学者能一起借由过往经验来得出更有意义的后见之明,便可以借此以跨国、跨域的合作,来着力处理各式各样的当代商业与社会问题。
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Ufuk Akcigit则以东德与西德合并的案例研究做为背景,提及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工业发展政策,才能真正为企业解决长期的问题:「德国在重新统一时,政府曾承诺东德许多美好的回报,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因为当时的东德企业大多效率低下。当这些企业与西德企业竞争时,便处在极大的劣势之中,
他说明,东德有很多国有企业,而在重新统一后,德国政府急于将许多过往的国有企业转手、私有化。但两德统一后,东德的失业率却从近乎0%,迅速地上升到接近16%,并在东德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因为德国政府在进行企业私有化的同时,也对企业的受僱人数设置了一定的目标,如果企业没有聘请足额的员工,它们便会被罚款。而他也因而指出,其实政府更应该做的,是要设法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或技术,而不是强迫企业雇用大量员工。如果德国政府当时以技术创新、研发(R&D)补贴作为产业政策,其实长期下来的就业人数自然就会往上增长。但如果政府只考虑短期利益、只在乎当下的就业情况,其实反而会危害国家与企业更长远的竞争力。
而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Seula Kim也以竞争、企业创新与成长等主题出发,从理论和实证研究来重新探讨竞争对创新的影响。她提及,企业若佔有技术优势,那么其产生内部创新的可能性便可能增加,反之,如果企业并未具有技术优势,那么产生内部创新的诱因就会变得较不显着。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曾俊凯则提出,一间企业的ESG揭露程度(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Disclosure),会与该企业内的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数量,以及他们生产力的增加产生关联性。他说明,ESG表现较好的公司不仅能从资讯揭露中受益,他的研究也提到,强制性的ESG揭露能够如何透过吸引人才、促进创新,来为公司产生正面效益。
此外,在这两天的研讨会当中,来自新南威尔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立台湾大学等高等学府的专家学者们,也分别以「创新」为研究主题,提出能够如何在绿色科技、人工智能、平台经济与智慧财产权,或是开源科技生态鍊等领域,对社会或企业产生正面影响,并借此提供产官学界一条更加清晰的未来发展路径。
除了学术上的交流与讨论之外,这次的研讨会也带领了相关与会人员到台湾各地实地探查、走访包含台积电、矽格等在地的科技先驱企业,让各国学者能够更进一步地洞察台湾的产业聚落,借此为国际商管学术界提供一个来自台湾与亚洲的独特经济视角。
(图1:政大副校长暨经济系教授陈树衡为研讨会致词揭幕)
(图2: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Ufuk Akcigit以数据演示德国过往的产业发展案例)
(图3:与谈人长江商学院副教授Brian Viard分享他对研究结果的想法)
(图4: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Seula Kim以竞争与技术的角度,探讨企业创新的可能)
(图5:与谈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管理学院助理教授Ayung Tseng分享他对研究结果的想法)
(图6:新南威尔斯大学商学院副院长Elvira Sojli分享她对于绿色科技、价值创造的研究成果)
(图7:第11届AIEA-NBER国际研讨会专家学者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