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责任实践计画工作坊:梨山农作社区的数码赋能与地方创生
由国立政治大学资讯管理学系携手大学社会责任办公室,共同为实践计画(富饶的偏乡—梨山农作社区的数码赋能与地方创生);于11月1日在政治大学商学院义育厅盛大举行名为「品味梨山—舌尖上的邂逅与奏响」的工作坊。此次活动旨在拓展学生们对梨山的认识,促使更多人关注梨山的美好与独道之处,为梨山农作地区的数码赋能与地方创生共创心力。
本次工作坊有幸邀请来自梨山农作社区的茶农代表-吴权原,对于品茗有着匠人精神的他,不仅是一位制茶师和评品师,还能将茶道融入日常艺术的领域中。工作坊内容涵盖对梨山地理环境的深入剖析,让与会者更能了解这片富饶之地的自然风光。同时,将重点聚焦于茶艺文化,介绍梨山独有栽种的茶叶,以及深入解说泡茶与品茶的技巧和方式,让参与工作坊的学员们能够在舌尖上感受梨山的独特风味。
「泡茶或者是茶艺这件事,通常给人的印象都是很正式的、老派的、费时的,但是如果从年轻人的视角看待这件事,会不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启发。」由大学社会责任实践计画主持人-李怡慧为活动引言,并揭开序幕(图1)。在资讯超载的时代下,短影片渐渐成为时下影音主流的传播方式,当短影片与珍贵的梨山茶相遇时,会擦出什么火花?产生的数码网络活化效应为何?是我们感兴趣的,期待学生们参与活动后脑力激荡下的成果。
「影响茶的风味最关键的因素是水质。」-吴代表仔细的向所有参与的学员介绍水的软硬度不仅会影响风味,更会影响茶色,且指出冲泡梨山茶以山泉水最能感受到梨山独道的舌尖韵味(图2)。除此之外,也需要控制茶叶重量、水的温度、以及冲泡茶叶的时间。活动中,吴代表和其农作社区的夥伴为大家示范梨山高山茶及红茶的冲泡方式和技巧,并建议高山茶茶叶量8至10克,红茶茶叶量则是6至8克,显见冲泡茶叶的细节。而红茶因其发酵程度较高的缘故,需要近水温95度才能将其风味带出;至于冲泡的时间,不同茶种、不同泡之间最佳的冲泡时间不尽相同,需借由计时器等辅助工具精准计时,才能品饮最佳的风味。
在活动进行品茶环节的同时,吴代表为所有参与的学员提供了由农作社区生产的果干搭配饮茶,这使得整个活动达到了另一个高峰(图3)。他开心的向所有人提及,制作果干的灵感源自于爱文芒果曾面临滞销的问题,便将卖相不好但其风味依旧诱人的水果制作成果干,发挥其最佳的经济价值,改变了旧有唯能贩卖给冰果室的商业模式,为参与的学生上了宝贵又实务的一课。
最后,活动在愉悦和保有茶道精神的氛围下落幕了。透过此次与梨山农作社区合作的品茗体验活动,让近六十名师生一同体会茶的文化之美,更有参与的国际学生表示,是第一次使用茶壶喝茶,对于此次体验感到很新鲜也很有趣(图4)。期待在传统文化与年轻思想碰撞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更多不同于往常的新奇想法,让人为之一亮,并借此为传统文化注入一股数码新生力,能为地方带来崭新的创生经济(图5)。
(图1:实践计画主持人-李怡慧为活动开场。)
(图2:吴权原农作社区代表以图表介绍不同烘焙程度的茶叶种类的特色。)
(图3:吴权原农作社区代表为同学示范泡茶的诀窍并搭配果干品茶。)
(图4:国际学生对品茶文化的体验与感受。)
(图5:活动参与的学员们体验泡茶、品茶的茶艺文化。)